• <nav id="0sqw0"></nav>
    <menu id="0sqw0"></menu><nav id="0sqw0"></nav>
    <menu id="0sqw0"><code id="0sqw0"></code></menu>
  • <dd id="0sqw0"></dd>
    <menu id="0sqw0"><strong id="0sqw0"></strong></menu>
    <menu id="0sqw0"><strong id="0sqw0"></strong></menu>
  • 新聞中心
    NEWS CENTER

    2019年半年度安全生產培訓


    發布時間:

    2019-06-21

    為了確保通信工程施工過程中人員、機械、設備及他人的安全,公司組織召開《通信工程安全生產培訓》;公司全體人員必須樹立“安全重于一切”的觀念,認真貫徹落實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”的方針。

    2019年半年度安全生產培訓

     

    時間:2019年5月31日

    地點:公司會議室

    培訓人齊亞軍

    會議內容:1.學習安全急救知識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.各種急救方法示范實訓

    為了確保通信工程施工過程中人員、機械、設備及他人的安全,公司組織召開《通信工程安全生產培訓》;公司全體人員必須樹立安全重于一切”的觀念,認真貫徹落實“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”的方針

    一. 現場急救知識培訓

    647

    1、現場急救的目的和原則:

      目的: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,提高傷者愈后的生存質量。

      原則:快搶、快救、快送,即“三快”。

    2、緊急救護的程序:

    1)撥打120

    2)迅速將傷者移至就近安全的地方

    3)快速對傷者進行分類

    4)先搶救危重者

    5)優先護送危重者

    3、基本急救知識與技術:

    1)呼吸中斷急救法——人工呼吸法      

    2)心臟停止跳動急救法——胸外心臟擠壓法    

    647

    4、緊急止血法:

      一)、止血

      1、指壓法:通常是將中等或較大的動脈壓在骨的淺面。例如,將頸總動脈壓向第五頸椎橫突,

      將肱動脈壓在肱骨干上。此法僅能用于短時間控制動脈血流。應隨即繼用其他止血法。

      2、壓迫包扎法:常用于一般的傷口出血。注意應將裹傷的無菌面貼向傷口,包扎要松緊適度。

      3、加墊屈肢法:在肘、膝等側加墊,屈曲肢體,再用三角巾等縛緊固定,可控制關節遠側流血。適用于四肢出血,但已有或疑有骨關節損傷者禁用。

      4、填塞法:用于肌肉、骨端等滲血。先用1—2層大的無菌紗布鋪蓋傷口,以紗布條、繃帶等其充填其中,外面加壓包扎。此法的缺點是止血不夠徹底,且增加感染機會。

      5、止血帶法:能有效的制止四肢出血。但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壞死、急性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,因此主要用于暫不能用其他方法 控制的出血。使用止血帶的注意事項:必須作出顯著標志(如紅色布條),注明和計算時間,優先后送傷員。連續阻斷血流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小時,勿用繩索、電線等縛扎;用橡膠管(帶)時應先在縛扎處墊上1-2層布。還可用帆布帶或其他結實的布帶,。止血帶位置應接近傷口(減少缺血組織范圍)。但上臂止血帶不應縛在中1/3處,以免損傷橈神經。

      二)、包扎:目的是保護傷口、減少污染、固定敷料和幫助止血。常用的材料是繃帶和三角巾;搶救中也可將衣褲、巾單等裁開作包扎用。無論何種包扎法,均要求包好后固定不移和松緊適度。

      1. 繃帶卷包扎法:有環行、螺旋反折包扎,“8”字形包扎。包扎時要掌握“三點一走行”,即繃

      帶的起點、止點、著力點(多在傷處)和走行方向順序。

      2. 三角巾包扎法:三角巾制作較為方便,包扎時操作簡捷,且能適應 各個部位,但不便于加壓,也不夠牢固。

      三)、固定:骨關節損傷時均必須固定制動,以減輕疼痛、避免骨折片損傷血管和神經等,并能幫助法治休克。較重的軟組織損傷,也宜將局部固定。固定前,應盡可能牽引傷肢和矯正畸形;然后將傷肢放到適當位置,固定于夾板或其他支架(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、竹竿、樹枝等)。固定范圍一般應包括骨折處遠和近的兩個關節,既要牢靠不移,又不可過緊。急救中如缺乏固定材料,可行自體固定法。如將受傷上肢縛在胸廓上,或將下肢固定于健肢。

    )、搬運:背、夾、拖、抬、架。注意事項:對骨折、特別是脊柱損傷的傷員,搬運時必須保持傷處穩定,切勿彎曲或扭動。對昏迷傷員,搬運時必須保持呼吸道通暢。

    647

      5、中毒窒息急救:窒息性氣體是指那些以氣態吸入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氣體。根據毒物作用機理不同,窒息性氣體可分兩大類,一類為單純性窒息性氣體(氮氣、甲烷、二氧化碳等),因其在空氣中含量高,使氧的相對含量降低,使肺內氧分壓降低,致使機體缺氧。另一類的化學性窒息性氣體(一氧化碳、氰化物、硫化氫等),主要對血液或組織產生特殊的化學作用,血液運輸氧的能力發生障礙和組織利用氧的能力發生障礙,造成全身組織缺氧,引起嚴重中毒表現。

      急救:迅速脫離有毒環境,吸入新鮮空氣。

      6、觸電急救:導致人體電生理紊亂,特別是心臟電生理紊亂,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,甚至心臟驟停。

      7、中暑急救:正常人體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控制下,產熱的散熱處于動態平衡,使體溫維持在37℃左右。擔當周圍環境氣溫超過皮膚溫度,尤其當濕度較高,通風不良時,身體通過一系列調節,仍不能維持體溫平衡,畜積余熱,引起水鹽代謝紊亂及神經功能損害等一系列癥狀,成為中暑。夏季暴曬于烈日下,由于受熱較多,而引起中暑者,成為日射病

     

    人体艺术视频